(主要从团队整体情况、专业带头人与专业主干课教师、中青年骨干教师等方面论述,750字以内) 3.1团队整体情况 学历结构:共有教师18人,其中硕士11人,占教师总数的61.1%。 职称结构:教授2人,副教授6人,讲师5人,助教5人,分布合理,有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。 年龄结构:50岁以上 3人,40岁以下教师占大多数,是一个年轻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,老教师的传帮带使得整个教师队伍既有丰富的经验共享,又有接受新时期教学理念的能力,教学水平得以稳步提高。 梯队建设:引进专业学科带头人,引进有行业背景实践经验的技能型教师,鼓励教师到高校、企业以及国外培训交流。 本专业教师研究以及实践能力强,共发表论文30篇,出版教材刊物40余本,建成1门院级精品课,参与教研科研项目7项,教师获奖项目32项,获得指导教师奖10项,9名教师曾在一线工作,每名教师都参加过科研实践,大多数教师指导过多年的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。 本专业双师型教师7人,实践经验非常丰富,能结合具体操作引导学生,激发潜能,培养优秀职业习惯,养成职业素养。行业企业兼职教师3名,能把实践的鲜活的案例融入教学,激发学生新观点。 3.2专业带头人与专业主干课教师 专业带头人:赵一,副教授,硕士,高级景观设计师,院级精品课负责人,一直从事环境设计研究和主干课教学,发表论文4篇,出版教材10部,横向课题1项,担任多项设计大赛评委。参与辽宁省级科研课题1项已结题,参与校级教改立项1项。获得辽宁省教育软件大赛高等教育组二等奖;中国建筑艺术“青年设计师奖”专业组,铜奖;第三届中国高等院校设计艺术大赛,优秀指导教师。 专业主干课教师:共9人,副教授5人,讲师2人,助教2人。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放在工作首位,建立环境设计的新理念,突出行业特色,加强实践环节,积极进行教学改革,学生对专业教师的教学满意度均在95%以上。 3.3中青年骨干教师 骨干教师科研:共发表论文16篇,出版教材23部,科研课题4项,参与省级科研课题1项,实用新型专利2项。 骨干教师获奖:教师获奖9项,指导学生获得省级政府奖项多项。 骨干教师创新创业:工作室导师负责制,项目式创新教学,承担多门主干课教学,教师以真实的项目引导教学,带动整个团队协作发展。 1.鼓励教师向“双师型”方向发展,为青年教师提供学习机会,有计划对教师进行培训。如赵一老师参加“职教课程开发暨国家级精品案例剖析骨干教师培训会北京峰会”,取得培训证书,并建设成功院级精品课1项。 2.制定鼓励政策和保障措施,学校专门成立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,鼓励教师外出进修培训,并折抵工作量,充分为教师提供优越条件,发展潜力巨大。 |